輸入圖形碼
2014年起,申報項目 1114 項,共組織 5469 次申報,資助企業數量 927839 家,資助總金額 12461662.80 萬元
科技館免費開放的申報范圍為具備基本常設展覽和教育活動條件,配套有專職科普工作人員,具備觀眾服務功能,能夠正常開展科普工作,常設展廳面積1,000平方米以上,符合國家有關規劃并由相關部門批準立項的科協系統所屬縣級(含)以上公益性科技館。
為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現啟動對外科技合作平臺專題項目。該專題內容包括:設立境外研發機構、廣東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際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培育。最高資助金額為100萬元。
為持續推進廣東省強企培育工作,進一步提升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及運用能力,發揮企業在知識產權工作中的積極作用,為知識產權強省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廣東知識產權保護協會現啟動“廣東省知識產權示范企業”的組織申報和評審工作。
為規范我省優質中小企業評價和認定工作,加強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制定《廣東省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項目包含:創新型中小企業評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推薦。
廣東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設站是指由各類企業、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及其他從事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事業單位等建設博士后科研的工作站。
為充分發揮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稅收政策作用,促進我省企業技術創新和技術服務能力提升,規范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的認定管理。特開展廣東省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認定工作。
廣東省制造業創新中心緊緊圍繞廣東省新一代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重點行業轉型升級需求,在廣東省內建設。支持在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建設符合當地產業發展需求、服務于特色產業集群提質升級的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項目審核通過,將予以政策支持。
為滿足地方自然條件、風俗習慣等特殊技術要求,或者在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等領域需要統一技術要求的,可以制定地方標準。
珠三角與粵東西北產業共建財政扶持資金,用于鼓勵有技術含量的珠三角地區企業優先在省內梯度轉移,推動珠三角與粵東西北產業共建。符合政策適用范圍和扶持方向的省產業園內企業可申報普惠性獎補和疊加性獎補財政資金,每家累計最高不超過1億元。
本項目主要對符合條件的外資新項目、外資增資項目、外資跨國公司總部項目投資和財政貢獻給予支持。最高獎勵1億元。
廣東特支計劃是廣東省科技廳為加快建設人才高地,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而發起的關于人才的計劃。該項目申報通過后,最高可獲得10000萬的補助資金。
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鼓勵自主創業的團隊、領軍人才申報本計劃。優先支持海外青年人才。創新創業團隊最高資助 8000萬元,領軍人才每名資助 600 萬元。
廣東省科技發展專項資金項目包括省屬科研機構改革創新、軟科學研究、省重大科技專項、應用型科技研發專項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類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前沿與關鍵技術創新類粵港聯合創新項目、農村科技領域項目及協同創新與平臺環境類產學研合作等項目。項目分批次申報,單個項目最高資助6000萬元。
本專項依據國家和省有關科技發展規劃,著力研究開發量子前沿科學和關鍵核心技術,培育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測量和量子科技領域關鍵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本次指南共設置六個專題(其中專題五、專題六另文發布,定向擇優),重點支持高水平高校、科研機構、行業龍頭骨干企業牽頭申報,項目實施期 3~5 年。最高資助6000萬元。
聚焦廣東優勢特色產業和社會發展關鍵領域的重大科學問題,集成粵港澳地區、省內外優勢創新資源和科研團隊,打造原始創新重要策源地,推動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的融通發展,現組織實施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重大項目。資助強度為3000~5000萬元/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