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圖形碼
2014年起,申報項目 1114 項,共組織 5469 次申報,資助企業數量 927839 家,資助總金額 12461662.80 萬元
中央財政資金支持地方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加快帶動一批中小企業成長為專精特新企業,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中央財政安排獎補資金支持服務平臺,由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改造服務,每個服務平臺最高獎補不超過600萬元。
全國工業APP和信息消費大賽是為加快工業APP和信息消費生態培育,提升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工業、消費領域的創新能力而創立的。大賽設六個賽項。獲獎將被推薦入選工業APP優秀解決方案、新型信息消費示范項目;優先入選大賽《全國工業APP優秀項目集》《全國信息消費優秀項目集》;優先對接市場資源、傳播資源。
中國創新創業大賽自2012年創辦以來,以挖掘培養和服務科技創新企業為使命,不斷激發市場主體創新活力,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展示平臺。大賽秉承“政府引導、公益支持、市場機制”的模式,引導、集聚政府和市場資源支持創新創業,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熱情,扶持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
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應用場景建設是圍繞構建全鏈條、全過程的人工智能行業應用生態,支持一批基礎較好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加強研發上下游配合與新技術集成,打造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標桿型示范應用場景。首批支持建設智慧農場、智能港口、智能礦山、智能工廠、智慧家居、智能供應鏈等十個示范應用場景。
中國專利獎,針對已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專利,并且專利權有效,無權屬糾紛;全體專利權人均同意參評;未獲得過中國專利獎的對象。中國專利金獎項目不超過20項,中國外觀設計金獎項目不超過5項。
中國版權金獎是中國國家版權局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開展的合作項目,每兩年評選一次,是中國版權領域內評選的唯一國際性獎項,也是國內版權領域的最高獎項。中國版權金獎設有“作品獎”、“推廣運用獎”、“保護獎”和“管理獎”四個獎項,鼓勵和表彰版權推廣、運用、保護和管理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或單位。
本重大研究計劃瞄準工業互聯網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圍繞未來工業互聯網的重大核心科學問題,打通未來工業互聯網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的“最先一公里”和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市場化應用的“最后一公里”,為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水平走在國際前列奠定理論和技術基礎。
首屆“興智杯”全國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大賽包括3項專題賽和1項總決賽。專題賽分為:技術創新、行業賦能、生態構建。3項專題賽和總決賽分別評選一、二、三等獎,總決賽將增設優勝獎;在全參賽作品中評選50強高價值應用方案、最佳商業投資價值獎。評選優秀組織單位及個人、優秀支持單位,并予以鼓勵。
為提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扶持,部分省市區全面落實科技創新券、科技保險、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研發經費投入財政獎補等系列科技政策,打出中小企業服務提升工程行動、創新創業大賽、科技計劃項目等優先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并建立“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梯次培育體系。
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政策主要是對符合規定條件的企業及核電項目業主為生產國家支持發展的重大技術裝備或產品而確有必要進口的部分關鍵零部件及原材料,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項目是國家政府為扶持和鼓勵高新技術企業發展而制定的一項資助認定計劃。該項目主要支持電子信息、生物與新醫藥、航空航天、新材料、高技術服務、新能源及節能、資源與環境、先進制造與自動化等八大高新技術領域。項目一經審核/認定成功,將會獲得相應的資金和政策資助。
國家文化創新工程項目,申報項目應服務文化發展需求,面向以科技創新為主體的全面創新,在文化裝備系統提升、文化大數據、“互聯網+文化”等領域,以技術集成創新、科技成果推廣與轉化為目標,圍繞新技術、新材料、新模式、新業態進行項目培育與推廣。項目資助金額一般為20萬元左右。
為貫徹落實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方針,根據《自然資源部城市國土資源監測與仿真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管理辦法》,實驗室設立開放基金,資助開放課題,面向國內外相關領域研究人員自由申請。
為“推動文化產業發展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緊密結合,加強文化企業孵化器、公共服務平臺、眾創空間建設,扶持文化產業領域創新創業”的要求,文化和旅游部文化產業司特組織實施“文化產業雙創扶持計劃”項目,支持一批文化產業領域專業化眾創空間、雙創服務平臺建設,推動文化產業領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發展。項目最高資助2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