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圖形碼
當前位置:政策資訊 - 政策新聞
截至目前,工信部認定的前三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合計4762家,其中,東部地區專精特新“小巨人”數量占比達55.1%,共計2626家;中部地區占比22.8%,共計1084家;西部地區占比16.2%,共計771家;東北地區占比5.9%,共計281家。
目前,已培育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703家、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392家,帶動各地培育省級示范平臺3800多家、示范基地2500多家,為中小企業提供找得著、用得起、有保障的專業服務。?
2022年到2025年,中央財政計劃分三批支持地方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提升數字化公共服務平臺服務中小企業能力,打造一批小型化、快速化、輕量化、精準化的數字化系統解決方案和產品,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數字化轉型典型模式,圍繞100個細分行業,支持300個左右公共服務平臺,打造4000—6000家“小燈塔”企業作為數字化轉型樣本,帶動廣大中小企業“看樣學樣”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促進專精特新發展。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在全國博士后管委會領導下,具體負責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的評審、經費管理和追蹤問效等工作。2021年,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金額92903萬元,資助博士后研究人員9586人。2022年,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將開展面上資助兩批次、特別資助、優秀學術專著出版資助等工作。
行動方案提出10方面行動內容。其中,在推動惠企創新政策扎實落地方面,行動方案提出,推動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科技創業孵化載體稅收優惠、技術交易稅收優惠等普惠性政策“應享盡享”。健全民營企業獲得創新資源的公平性和便利性措施,形成各類企業“創新不問出身”的政策環境。
通知提出,從2022年到2025年,中央財政計劃分三批支持地方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打造一批小型化、快速化、輕量化、精準化的數字化系統解決方案和產品,圍繞100個細分行業,支持300個左右公共服務平臺,打造4000至6000家“小燈塔”企業作為數字化轉型樣本,帶動廣大中小企業“看樣學樣”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促進專精特新發展。
新IT賦能的雙重意義:企業紓困和創新發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底層邏輯是成長為“經濟生態智慧體”——數字時代的生態型組織,實現經濟生態再平衡、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的同時,有望從中涌現出更多專精特新企業。
國務院日前印發《“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對“十四五”時期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等工作進行全面部署。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2年)》,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6.2%,占GDP比重達到39.8%。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更加穩固、支撐作用更加明顯。
元宇宙涵蓋了數字孿生、虛擬現實、增強現實、5G、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多項尖端技術,不僅可以加速各行各業的數字化進程,帶動相關信息產業的大力發展,促進數字經濟產值的持續提升,最關鍵的是,率先發展元宇宙,就能掌握未來互聯網的高地和話語權。
近些年,數字經濟發展迅猛,在經濟發展中的引領和主導作用不斷增強。預計在 21 世紀上半葉,數字經濟仍將唱主角。目前,我國信息技術和產業發展正處于從跟跑并跑向并跑領跑轉變的關鍵時期,應特別注重加強網絡信息技術自主創新,不斷增強數字經濟對發展的推動作用。
在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細心的觀察者發現,"數字經濟"被放在單獨一段專門展開論述,這是以前不曾見過的。在頂層設計者眼里,"促進數字經濟發展",跟"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一道,其戰略支點的作用,愈發凸顯。這預示著今年將是數字經濟和數字化轉型"大年"。經濟社會的數字化進程將進一步加速,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將進一步加深。
“十四五”期間,我國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仍將保持加速融合的態勢,呈現出融合基礎環境持續向好、產業數字化加速向深層次拓展、消費互聯網升級與產業互聯網發展良性互動,以及新業態與新模式日益成熟、網絡安全與數字治理問題重視程度加深等趨勢。但在融合過程中也存在融合發展不充分不平衡、數字核心技術有待提升、跨界融合應用型人才儲備不足、數據產權界定與治理體系滯后于產業數字化轉型等問題。
據了解,2022重大科學問題、工程技術難題和產業技術問題征集發布活動,重點圍繞數理化基礎科學、地球科學、生態環境、制造科技、信息科技、先進材料、資源能源、農業科技、生命健康、空天科技等10大領域,征集到107家全國學會和學會聯合體、8家領軍企業和企業科協提交的649個問題難題,華潤集團、騰訊公司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首次參與推薦,3萬余名一線科技工作者和戰略科學家參與推薦和研判。
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不僅是實現我國產業基礎高級化與產業鏈現代化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國“十四五”及中長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欄目導航
當前可申報項目
21天后截止
1個月后截止
3個月后截止
12天后截止
11天后截止